新聞詳情
PGI/PGII 重組抗原501
發(fā)表時間:2019-07-25 16:26 PGI/PGII 重組抗原 適用于PGI/PGII 檢測的質控品和校準品 胃蛋白酶原I重組抗原 可作為PGI/PGII檢測的校準品。 產(chǎn)品編號CTA-ZL2137(PGI) 產(chǎn)品編號CTA-ZL2138(PGII) 在ELISA中與PGI/PGII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反應。 我國胃癌每年發(fā)病60萬例,死亡人數(shù)超過三分之二,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與疾病發(fā)現(xiàn)時機太晚有直接關系。傳統(tǒng)胃部篩查方法人群接受率較低,很難做廣泛篩查,臨床需要更簡便、快速、無痛的胃部早篩方法。國家衛(wèi)生部頒布的《中國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技術方案》和中國醫(yī)師協(xié)會組織開展“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動”將血清胃蛋白酶原(PGI&PGII)檢測確定為普查行動的初篩方法。 胃蛋白酶I(PGI)的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:67~200 ng/ml PGI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,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,胃酸分泌減少或胃粘膜腺體萎縮PGI降低 胃蛋白酶II(PGII)的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:0~15 ng/ml PGII與胃底粘膜病變的相關性較大(相對于胃竇粘膜),其升高與胃底腺管萎縮、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、異型增值有關 PGI/II比值的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:>7.5 PGI/II比值進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展相關。因此,聯(lián)合測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“血清學活檢”的作用。 關于胃蛋白酶原I/II(PGI&PGII)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體,根據(jù)其生化性質和免疫原性將其分成2個亞群,1-5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,稱為胃蛋白酶原I(PGI),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;組分6和7被稱為胃蛋白酶原II,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外,賁門腺和胃竇的幽門腺的黏液頸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也能產(chǎn)生胃蛋白酶原II。 通常情況下,約有1%的PG透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(huán),進入血液循環(huán)的PG在血液中非常穩(wěn)定。血清PG I和PG II反映胃黏膜腺體和細胞的數(shù)量,也間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。當胃黏膜發(fā)生病理變化時,血清PG含量也隨之改變。因此,監(jiān)測血清中PG的濃度可以作為監(jiān)測胃黏膜狀態(tài)的手段。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態(tài)和功能:PGI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,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,分泌減少或胃粘膜腺體萎縮PGI降低;PGII與胃底粘膜病變的相關性較大(相對于胃竇粘膜),其升高與胃底腺管萎縮、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、異型增值有關;PGI/II比值進行性降低與胃粘膜萎縮進展相關。因此,聯(lián)合測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"血清學活檢"的作用。通過其血清測量值的不同,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,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價值。 胃蛋白酶原(PG)對胃部疾病的發(fā)展歷程,一般可表述為:淺表性胃炎--胃粘膜糜爛潰瘍--萎縮性胃炎--胃癌,及其它疾病具有良好的診斷和篩選作用。胃蛋白酶原Ⅰ/Ⅱ檢測試劑盒用于檢測血清或者血漿中的胃蛋白酶原Ⅰ/Ⅱ的含量,具有簡便、快速的優(yōu)勢,避免了X-射線對人體的侵害和胃鏡的不便。 鄭州賽圖康生物(CTAbio)科技有限公司 Zhengzhou Cell To Antibody&Antigen Biotech.Co.,Ltd 地址:鄭州市中州大道西、長江東路南正商匯都中心B座24樓(中國農(nóng)科院鄭州所隔壁) 電話:0371-65366768 網(wǎng)址:www.overseasfilipinos.com 微信公眾號:CTA-119 文章列表
|